西南大學2015-2016學年度招聘黨政管理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公告
學校概況
西南大學(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位于重慶市北碚區。校園坐落于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缙雲山下、風景秀麗的嘉陵江畔,是聞名遐迩的花園式學府、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全國綠化先進單位、教育部表彰的文明校園。學校現任黨委書記黃蓉生教授、校長張衛國教授。
西南大學起源于1906年4月建立的川東師範學堂,成立于2005年7月,由原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合并組建而成。這裡名師荟萃,人才輩出,國學大師吳宓、中國土壤學科開拓者侯光炯院士等生前曾執教于此。經過百年辦學發展,學校積澱了深厚的人文底蘊,鑄就了"特立西南、學行天下"的大學精神,形成了"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實踐創新人才,富社會國計民生,融世界發展潮流"的辦學特色。
學校是教育部直屬72所高校之一,教育部與重慶市共建高校,教育部與農業部共建的8所重點高校之一,國家免費師範教育試點的6所高校之一,國家教育體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部署重點建設的4所高校之一,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全國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高校,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60所合作院校之一。
學校依山傍水,綠蔭掩映,鳥語花香,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80%,是治學讀書之聖地。學校占地面積8000餘畝,校舍160餘萬平方米。雨僧樓、明德樓、荟文樓、玉蘭園、丹桂園、崇德湖、文淵湖、槐樹山、樟樹山、青杠山、含弘大道、學行大道、逸心廣場、光炯廣場……無不搖曳書香,流溢雅緻,散發着高等學府特有的靈性與品味。近年來,理科實驗大樓、留學生大樓、中心圖書館等一幢幢建築拔地而起,成為學校快速發展的一大标志。
學校學科門類齊全,綜合性強,特色明顯,涵蓋了哲、經、法、教、文、史、理、工、農、醫、管、藝等12個學科門類,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5個一級學科。學校現有32個學院(部),2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4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種專業博士學位,19種專業碩士學位,105個本科專業。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建有重慶市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0個教育部或農業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111計劃"創新引智基地、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2個農業部科學觀測實驗站、2個國土資源部野外基地、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3個重慶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近五年來,學校科研立項數量和經費大幅增長,年增幅均達30%以上,獲"973"課題、"863"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等國家級項目700餘項,獲得授權專利800餘項,育成動植物新品種30個,出版專著600餘部,發表各類論文13000餘篇。"十二五"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20餘項。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6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574人,博士生導師近300人,碩士生導師1300餘人,在職兩院院士3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資深教授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長江學者"6人,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3人,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7人。
學校現有在校學生5萬餘人,其中普通本科生近4萬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1000餘人,留學生600餘人。學校按照"注重人格塑造,突出綜合培養,強化實踐訓練,服務社會民生"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适應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強化教學的中心地位。建校以來,共培養了20餘萬各行各業、各個層面的優秀人才,湧現出了袁隆平、吳明珠、向仲懷、胡錦矗、張魯等大批的專家學者和知名人士。
學校注重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拓展校地合作區域和領域,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有西南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近年來學校與重慶、四川、雲南、貴州等省市30餘個地、市、縣和一批龍頭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與20多個省市的近200個縣市開展了科教合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與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的縣校合作,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好評,被《光明日報》譽為産學研有效結合的"石柱模式"。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加、泰、日、韓、越、澳、俄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8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系,開展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
百年風雨,百年磨砺,百年輝煌。西南大學生于西南,立于西南,"杏壇育人、勸課農桑、學行天下、服務民生"是西南大學百年不變的追求。學校秉承"含弘光大、繼往開來"的校訓,以人才培養為中心、學科建設為龍頭、隊伍建設為保障、科技創新為支撐,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全校上下齊心協力,頑強拼搏,朝着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綜合大學目标邁進!
因工作需要,我校決定面向校内外公開招聘黨政管理和其他專業技術幹部,現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招聘範圍
2016年畢業的國内、國(境)外高校全日制研究生。
二、招聘原則
自願報名,考試考核,公平競争,擇優聘用。
三、招聘崗位
詳見附件1。
四、招聘條件
1.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品行優良。
2.學習成績良好,較好地掌握了本學科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面廣,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
3.具有較強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良好。
4.應聘黨政管理崗位者一般應為中共黨員。
5.本科、研究生階段均就讀于一本招生院校或重點專業院校。國(境)外取得的學位,應取得國家教育部留學人員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曆學位認證證明。
6.具備較好的外語能力,外語考試成績須至少滿足“全國大學公共外語四級425分及以上、外語專業畢業生(本科或研究生專業為外語)專業外語四級考試合 格、公共外語學習小語種的畢業生通過相應語種外語四級考試、藝體專業畢業生學位外語課程考試成績達到70分及以上”的條件之一。
若外語考試成績符合“在國外取得學位、全國大學生公共外語考試六級425分及以上、研究生學位外語課程考試成績達到85分及以上、外語專業畢業生(本科或 研究生專業為外語)專業外語八級考試合格、公共外語學習小語種的畢業生通過相應語種外語六級考試、藝體專業畢業生學位外語成績達到80分及以上”的條件之 一,則可外語免試。
7.碩士研究生年齡不超過28周歲,博士研究生年齡不超過30周歲;年齡計算時間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有工作經曆要求的個别崗位,應聘者年齡可适當放寬。
五、招聘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方式
請應聘者于10月23日-11月5日登陸西南大學人事處網頁右下腳“西南大學人才招聘系統”(網址:http://hcp.swu.edu.cn/zpsys/)。根據“黨政管理和其他專業技術崗位應聘指南(附件2)”注冊并填報報名信息。填報完成後請打印《西南大學招聘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情況登記表》并在表下方簽名确認。
重慶地區高校畢業生請在11月5日前到西南大學人事處(行署樓B棟231室)提交《西南大學招聘管理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情況登記表》,同時需帶上身份證、 本科畢業證、學位證和外語等級考試證書原件及複印件(藝術專業和小語種的畢業生無外語等級考試證書的,需持所在學校研究生培養部門蓋章的研究生學位成績證 明)和自薦材料一份。
其他地區高校畢業生可在現場确認時提交上述材料。
2.報名時間
2015年10月23日上午9:00-11月5日下午5:30。逾期不予受理。
(二)資格審查
學校招聘工作領導小組對應聘者進行資格審查,按照崗位職責要求擇優通知其參加我校組織的考試考核。
(三)現場确認
通過資格審查的應聘者于2015年11月22日(暫定)上午8:30-11:30(應聘管理崗位者),下午3:00-5:00(應聘其他專業技術崗位者)到西南大學人事處人事科(行署樓B棟231室)進行現場确認。沒有進行現場确認的,視為放棄應聘。
(四)考試考核
通過資格審查的應聘人員參加學校組織的筆試和面試,筆試合格後方可參加面試。
1.筆試
(1)時間:2015年11月23日(暫定,若有調整,請關注人事處網站主頁通知)
08:30-10:00:綜合知識考試;
10:15-11:45:外語(符合外語免考條件的考生,不參加外語考試);
14:30-16:00:寫作。
(2)地點:待定
(3)内容
綜合知識考試:以《綜合基礎知識》(重慶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考試專用教材2016版)為主要内容。
外語考試:公共外語6級水平。
寫作:應聘黨政管理崗位者參加。
2.面試
(1)面試具體時間、地點待定。
(2)參加條件
綜合知識考試成績和外語考試成績均達到60分及以上(滿分為100分)者,可進入面試。
(3)内容
職業能力傾向、綜合素質和心理健康測試。
(四)領導小組審核
1.根據考試、面試結果,确定拟聘用人選。
2.招聘工作領導小組審核拟聘人選名單。
(五)确定拟聘用人員
領導小組審核通過的拟聘人選名單報校長辦公會審定。
(六)公示
拟聘人選名單在西南大學人事處網站主頁公示3天。
(七)體檢
(八)簽訂畢業生就業協議書。
公示無問題者,體檢合格,推薦到用人單位試用,試用期為1--2周,試用合格後方可簽訂畢業生就業協議。
六、聘用方式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52号)和學校實際,學校與拟聘人員簽訂聘用合同。
七、紀律要求
所有應聘者應按要求如實提供材料。如有弄虛作假或者隐瞞實情等情況,一經查實,立即取消應聘資格;對已聘人員,立即解除聘用合同。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由應聘者承擔。
八、聯系方式
聯系人:曾真
聯系電話:(023)68253486
電子郵箱地址:rensk@swu.edu.cn(郵件主題标明為“姓名+應聘崗位+中國碩博英才網”)
聯系地址: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人事處人事科
郵編:400715
附件1:2015-2016學年度黨政管理和其他專業技術崗位招聘信息表
二0一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文章來源: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