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意見
2009年我校預計共有應屆本科畢業生7346名,應屆畢業研究生4848名,畢業生總數為12194名,比2008年增長12.6%。在我校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我們既要看到形勢的嚴峻性,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認識就業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又要看到積極因素,堅定信心,抓住機遇,推動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為此,根據中央及廣東省有關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提出2009年我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一)高度重視,靠前指揮,逐級落實責任
就業指導中心、各相關部門、各畢業生培養單位要抓緊研判形勢,提出應對措施,強化部門協作,迅速動員部署,明确責任要求。要繼續落實“一把手”責任制,繼續把就業工作納入學校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職能部門和畢業生培養單位的目标責任制,積極推進二級化管理,建立院系就業評估體系,加強人員配備和條件保障。各畢業生培養單位負責同志要深入班級進行具體指導,輔導員、班主任要深入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将就業指導真正明确、落實到每一個畢業生。要以“非常時期、非常責任、非常決心”來對待和做好今年的畢業生就業工作。2009年我校就業工作的目标是:實現就業率水平基本穩定,努力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
(二)廣泛動員,主動出擊,千方百計收集用人單位需求信息,拓展就業渠道
面對當前就業形勢,就業指導中心、各相關部門、各畢業生培養單位要把大力收集崗位信息作為當前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帶着對學生深厚的感情,以對學生負責的态度,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調動全校力量特别是職能部門、畢業生培養單位以及班主任、輔導員、專業教師的力量積極為學生尋找就業崗位。要深入各行各業挖信息、找崗位,針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和崗位需求潛力較大的行業、地區、單位收集需求信息。要着重對受經濟形勢影響較大專業的畢業生提供崗位信息,引導他們擴大就業視野,調整就業預期。
要注重就業市場的拓展工作,采取大型校園招聘會和分層次、分專業、分區域的多場中小型招聘會相結合的模式,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充分的職位信息。積極做好教育廳安排的招聘會的承辦工作,穩步開展各類區域性、行業性的招聘會,全力支持與各院系合作開展的各專業招聘會,繼續舉辦 “全球500強精英學子見面會”、“校友專場招聘會”、“實習生專場招聘會”等招聘會,不斷開拓思路,形成我校校園招聘會品牌,一如既往地為在校大學生創造就業、創業、實習的優質平台。要采取更加積極的措施,廣泛聯系并吸引用人單位進校招聘,熱情周到地為用人單位提供服務,确保招聘活動形式多樣、内容豐富,場次和規模多于往年。
要加強畢業生就業信息網絡建設,豐富和完善就業網服務功能,拓展網絡招聘服務,力争在校園招聘形式的創新等方面有所突破。
(三)進一步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紮實推進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鼓勵畢業生自主創業
積極引導、大力推進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自主創業。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對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鼓勵廣大青年學生走與生産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成長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認真貫徹落實中辦發〔2005〕18号文件、《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的通知》(中組發〔2005〕5号)和《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粵辦發〔2006〕28号)等文件精神,積極落實我校《關于做好和鼓勵我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和西部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中大就業〔2006〕4号),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農村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等項目,大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和邊遠地區、艱苦行業以及人才短缺的行業就業,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和中小企業就業、到非公有制單位就業、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積極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和服務,調整好畢業生的擇業定位,縮小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距離。
鼓勵畢業生走艱苦創業、自主創業的成才之路,采取靈活形式就業。要加大創業工作力度,實現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明顯增加。要積極整合學校教務、科研、就業、學生工作、學生社團等系統的優勢,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普遍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四)加強畢業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提高就業指導的針對性
要繼續健全就業指導課程體系,按照《太阳集团app首页關于加強就業指導和設置就業指導課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中大就業〔2003〕3号)的要求,将就業指導課納入各教學單位的課程體系。積極探索本科及研究生各個年級不同層面的活潑多樣、内容相宜的就業指導課程,推動就業實習基地的建設。要針對目前就業形勢有針對性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為畢業生排憂解難。
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和各畢業生培養單位要抓好畢業生就業指導的師資建設,建立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相對穩定、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要不斷加強對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老師的培訓,鼓勵和支持其參加各級職業指導師資格考試并獲取證書;要積極邀請校内外職業、就業指導方面的專家擔任就業講座嘉賓,開展形式多樣的就業講座;進一步完善學校就業指導個體咨詢,為畢業生提供個性化的就業指導。
(五)加強就業服務的針對性,重點幫扶就業困難群體
要繼續做好畢業生畢業教育和離校工作。要對畢業生離校工作的各個環節做出細緻的安排和規定,要在各個校區分别組織離校手續辦理“一條龍”服務,讓畢業生心情舒暢離校,高高興興走向社會。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思想教育,使畢業生樹立交費上學、自主擇業、勇于創業、終身學習的觀念,樹立根據社會需要就業和積極及時就業的思想。在畢業生中要加強誠信教育,要把畢業生的解約問題放在個人誠信、社會影響、學校聲譽和學校長遠利益等角度來考慮。
要着力解決畢業生中弱勢群體的就業困難,大力幫扶殘疾學生的就業,通過和用人單位、殘聯等機構的溝通和推薦,切實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對于貧困畢業生,做好對他們的幫助工作,思想上解惑、情感上關懷,幫助他們順利走向社會。
做好就業政策宣傳和咨詢工作,讓畢業生及時、全面地了解國家和地方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幫助畢業生用好政策;要根據行業需求和專業特點,加強分類指導,增強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要在切實摸清每一個畢業生具體情況的基礎上,針對學生自身特點,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和服務;要重視對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汶川地震災區生源畢業生等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工作,建立就業幫扶機制,通過專項培訓、重點指導、優先推薦,實施“一對一”的就業服務,切實幫助他們解決經濟上、心理上和求職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幫助他們順利就業。
(六)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為建設和諧校園創造良好氛圍
就業是畢業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一步,越是就業形勢嚴峻的時候,越是要加強對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各有關單位要積極開展以當前就業形勢教育為重點的校園就業指導服務活動,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和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導學生客觀、理性、辯證地認識就業形勢,幫助畢業生解疑釋惑,穩定畢業生心态;要引導學生進一步轉變就業觀念,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積極主動地就業。各有關單位要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作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畢業生的心上,幫助學生既要認清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又要樹立堅定的信心。另外,要确保就業安全和就業穩定,特别要注重防範招聘欺詐和傳銷陷阱,在招聘會安全、預防和處置突發性事件等方面,制定具體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及時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就業安全和校園穩定。
二、若幹具體規定
(一)主要就業政策
1.積極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及國家重點單位對畢業生的基本需求,鼓勵來自廣西、雲南、貴州、四川、重慶、陝西、青海、甘肅、甯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等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畢業生回生源地就業。
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精心組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