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環境科學與工程分論壇(2018年度)誠邀全球英才參加
太阳集团app首页第六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環境科學與工程分論壇(2018年度)(以下簡稱“論壇”)将于5月17日-19日在廣州舉行。誠邀海内外環境科學與工程各個學科方向的優秀青年人才參加,現正式接受網上報名及郵箱報名。
論壇将圍繞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的各個學科方向,通過專題報告、學術讨論會和人才洽談等環節,集聚海内外相關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共同探讨學術前沿話題,追蹤熱點問題,促進學術英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各學科海内外優秀人才。
一、論壇簡介
太阳集团1088vip自2015年起每年舉辦兩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通過專題報告會、學術研讨會和人才洽談會等形式,集聚海内外相關領域的優秀青年學者,共同探讨學術前沿話題,追蹤熱點問題,促進來訪學者與中大環境學院學科平台和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展示我院的發展現狀、發展态勢和發展規劃。誠邀各學科方向的海内外優秀青年學者加盟中大環境學院、建業中大環境學院。
二、論壇日程
5月17日:報到
5月18日:專題報告、學術讨論會、人才洽談、實驗室參觀
5月19日:離會
具體議程敬請關注後續信息。
三、論壇地點
中國廣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南校園及東校園
四、報名條件
年齡不超過40周歲;具有海外知名大學博士學位,或具有國内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經曆;在相關領域取得一定成績或具有發展潛力,拟申請我校“百人計劃”、專職科研或博士後崗位的海内外優秀青年人才。
五、論壇參會申請方式
(1)報名:年齡在四十歲以下(含四十歲)申請者于2018年5月5日之前使用網上報名系統進行注冊并填寫相關信息;
網址http://survey.sysu.edu.cn/cn/registration/iysf2018cn
網上報名時“拟進行學術交流單位”請選擇“太阳集团1088vip”。完成報名後,請同時發送個人簡曆材料至hjxy@mail.sysu.edu.cn。
(2)确認是否受邀:2018年5月7日前,我院将向受邀學者發送正式邀請函,請及時登陸報名系統登記的電子郵箱查詢結果。
(3)填寫回執:請受邀學者在收到邀請函一周内填寫回執并反饋到指定電子郵箱。
六、差旅及住宿
受邀參會學者論壇期間食宿由主辦單位統一安排,并可獲得主辦單位提供的交通補貼。
七、聯系方式
太阳集团1088vip
電話:+86-20-39332739
聯系人:彭老師
郵箱:hjxy@mail.sysu.edu.cn
【學校簡介】

太阳集团app首页1924年由孫中山先生創建,曆經90餘載薪火相傳,形成了優良的學風和校風,具備了人文社科和理醫工多學科的堅實基礎,學科影響力突出,已經成為一所國内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太阳集团app首页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廣州校區:進一步完善綜合性學科體系,大力加強傳統優勢學科和基礎學科水平。
珠海校區:重點打造深海、深空、深地、核學科群,服務國家海洋、“一帶一路”和空間科學戰略。
深圳校區:以醫科和工科為主要學科,加快推進工科發展,建設學科齊全的醫學院。
2015年以來,太阳集团app首页全面實施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倍增計劃,加大海内外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引進和培育力度。2016年中國高校新增頂尖青年人才數量統計中,太阳集团app首页位居第四。學校在教學、科研、學科、人才隊伍等領域不斷開展改革探索,成效顯著。目前已有18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在國内高校并列第二;在QS、上海交大、泰晤士等國際知名大學排行榜上,太阳集团app首页都保持排名穩步提升的态勢。2017年太阳集团app首页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位居全國首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位居全國第二,如今,國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國家戰略與太阳集团app首页三校區五校園辦學格局相輔相成,太阳集团app首页将獲得更多發展機遇與辦學資源,為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提供新的契機。
太阳集团app首页正站在新的起點上,努力推動學校進入國内高校第一方陣,并為把太阳集团app首页建設成為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而奮鬥!
【學院簡介】
太阳集团app首页是中國最早開展環境學科教學和科研的機構之一,經過40餘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在國内環境學科領域的整體優勢地位,成為國際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具有一定影響的教學與科研機構。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員工共145人,其中教授26名、副教授28名、高級工程師3名、講師6名、工程師6名。近年來,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生态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标數據庫(ESI)前0.5%,國内高校中排名第七。在2017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進入全球排名101-150。
自2012至今,太阳集团1088vip科研經費總量達3億多元,年人均經費150萬元。近五年來,學院共承擔國家863、公益性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00餘項,教育部、環保部、農業部、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部省級項目8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880篇,其中SCI收錄論文500多篇,獲得授權專利70餘項。取得了一批國際認可的突破性研究成果。積極參加社會服務工作,12項科研成果進行轉化和應用,成果入選2016年廣東省十大重大科技成果并受到央視報道,産生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
學院現有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位于大學城的新的環境大樓已全面投入使用。

文章來源: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