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第21屆中國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2015年學術年會第一輪通知
為推進大氣環境科學技術領域的合作,共同探讨改善我國大氣環境質量的途徑,深化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定于2015年12月9日-11日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第21屆中國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2015年學術年會”。
現将會議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組織
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
廣州市環境保護局
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承辦單位:太阳集团app首页
華南理工大學
暨南大學
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
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
二、會議主題及報告形式
1、會議主題:
聚焦“十三五”——深化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科學、技術與管理。
2、大會報告及特邀報告:拟定邀請王文興、唐孝炎、郝吉明等院士作大會報告,特邀國内外知名專家學者作特邀報告。
3、會議主要議題:
(1)大氣環境化學
(2)大氣物理與邊界層
3)大氣污染物源解析
(4)超低排放技術
(5)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6)大氣環境管理
(7)空氣質量模拟與預報預警
(8)遙感衛星與儀器觀測
(9)排放清單
(10)國際多邊會議(采用英文交流)
三、會議安排
1、時間:2015年12月9日-11日
9日全天 報到
10日上午 大會開幕式
10日下午-11日全天 分會場報告
2、地點:廣東省廣州市
3、會議摘要:會議接收論文詳細摘要及全文,摘要限制在A4紙1頁之内。提交的截止日期:2015年10月20日。(摘要模闆見附件)
四、會議學術委員會
主任委員:
王文興 院 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唐孝炎 院 士,北京大學
郝吉明 院 士,清華大學
學術顧問:
任陣海 院 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丁一彙 院 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徐祥德 院 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魏複盛 院 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陶 澍 院 士,北京大學
江桂斌 院 士,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中心
侯立安 院 士,第二炮兵工程設計研究院
劉文清 院 士,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彭平安 院 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洪鐘祥 院 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李宗恺 教 授,南京大學
朱 坦 教 授,南開大學
王安宇 教 授,太阳集团app首页
副主任委員:
張遠航 教 授,北京大學
賀克斌 教 授,清華大學
範紹佳 教 授,太阳集团app首页
高 翔 教 授,浙江大學
委員:
鮑曉峰、蔡宗葦、曹軍骥、岑超平、陳建民、
陳敏東、陳運法、陳澤強、程水源、段 雷、
馮銀廠、高 翔、高會旺、葛茂發、郭 海、
賀 泓、胡 敏、雷國強、李國剛、李順誠、
李向東、陸恭蕙、孟 凡、王 韬、王書肖、
王體健、王新明、王躍思、王自發、吳忠标、
楊金田、郁建珍、張 凡、張慶華、張慶竹、
張小曳、張元勳、朱 彤、朱法華、朱利中、
Alexis Lau,Jimmy Fung,Peter Brimblecombe
(以上姓氏以拼音為序)
五、會議組織執行委員會
(1)會議執行主席
主任委員:
柴發合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副主任委員:
孟 凡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範紹佳 教 授,太阳集团app首页
王 韬 教 授,香港理工大學
胡 敏 教 授,北京大學
馮銀廠 教 授,南開大學
陳義珍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薛麗坤 副教授,山東大學
馬永亮 副教授,清華大學
劉 越 副教授,浙江大學
李 紅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楊小陽 副 研,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2)會議秘書處
陳義珍,樊琦,趙妤希,杭建,淩鎮浩
六、會議收費
會議注冊費1800元/人,學生持有效證件800元/人(含餐費、會議費、資料費等)。食宿統一安排,差旅費和住宿費自理。
七、會議聯系方式
單聯系人:範紹佳(13600045060,eesfsj@mail.sysu.edu.cn)
樊 琦(13760889585,eesfq@mail.sysu.edu.cn)
單 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
聯系人:趙妤希 郵 件:zhaoyx@craes.org.cn
電 話:010-84915250 傳 真:010-84915250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