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成功召開
3月29-31日,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和環境模拟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主辦,太阳集团app首页、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環保企業和管理部門的專家學者近800人出席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書明教授主持。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科學與工程院院長仇榮亮教授、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王志華、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任胡洪營教授分别緻辭。

仇榮亮院長對各位領導專家來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敬意。仇院長在緻辭中介紹了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科學與工程院的整體情況、近年來的建設發展情況,特别是在水處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實踐。仇院長表示太阳集团app首页環境科學與工程院将大力支持本次學術會議相關工作,希望與會專家學者以本次會議為契機,深入交流,為未來學術研究、科技咨詢和成果轉化尋求新思路、拓展新途徑。
王志華秘書長介紹了環境科學學會目前的組織情況和近年來的工作進展,肯定了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過去三年以來的工作成效。專業委員會主任胡洪營教授表示專業委員會将充分利用學術年會平台,團結所有委員和水處理與回用領域專家學者積極開展學術交流,為技術研發、标準體系建設和工程實踐的開展提供保障。

我國面臨嚴峻的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污染、水生态破壞和水空間萎縮等水安全問題。污水再生利用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代表了環境領域新的發展方向,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已成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碧水保衛戰”等國家重大行動計劃的重要内容,需求和發展潛力巨大。本次會議以“水回用與水環境長效治理”為主題,設置12個分會場、1個科技寫作工作坊和3個學術沙龍,圍繞水處理與回用領域的前沿科學問題、核心技術、水循環系統理論、管理标準和學者個人事業發展進行深度交流。
大會特邀報告環節由清華大學黃霞教授、太阳集团app首页劉廣立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陳光浩教授、清華大學文湘華教授、山東大學高寶玉教授和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金鵬康教授共同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态環境研究院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曲久輝作了題為“微場耦合的水處理新原理和新方法”特邀報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工程大學教授侯立安作了題為“新興科技引領膜法水處理産業的發展”的特邀報告。曲院士和侯院士的報告得到了與會者的積極響應,為未來水處理與回用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指明了方向。此外,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Seockheon Lee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解躍峰教授、日本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王正明研究員、香港大學李曉岩教授和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馮凱高工、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環境事務專家Arun Jacob博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湯初陽教授和華南師範大學應光國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的大會特邀報告。太阳集团1088vip的孟凡剛教授、楊欣教授、呂慧教授、方晶雲副教授、駱海萍副教授等多人次作為分會場主持人或報告人,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
大會内容涉及再生水消毒标準與關鍵技術、水質分析評價與淨化前沿技術、再生水管網錯接事故防範、污水再生處理工藝升級改造、工業生産用水效率提升和水污染控制、膜技術應用與發展趨勢、微量有機污染物問題與解決方法等不同方面,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評價,現場讨論氣氛熱烈。





3月31日下午,第三屆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圓滿落下帷幕。太阳集团app首页劉廣立教授、華南農業大學種雲霄教授和東北師範大學範偉副教授獲得本次會議優秀組織獎。會議還頒發了“水處理與回用領域年度全國優秀中文論文獎”和“第三屆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優秀會議論文獎”,以鼓勵我國最新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環境保護工作。

在過去的三天中,來自國内百餘家知名高校、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圍繞污水再生處理新理論與新技術、水質标準與實踐、再生水儲存、輸配與利用、工業廢水處理與回用、流域與農村水環境治理、粵港澳大灣區環境管理等研究熱點和新型處理技術,進行了深入熱烈的探讨。與會代表踴躍提問、積極發言,會場學術氣氛濃厚,若幹水處理與回用領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在會上得到了充分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