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erTalk(第3期)丨城市水問題與水系統方法
4月11日上午,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辦、太阳集团1088vip等高校承辦的“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第3期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行,武漢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夏軍作了題為“城市水問題與水系統方法”的學術報告。水環境領域的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和國内外高校師生等近3000人在網絡會議室或通過觀看直播的方式參加了會議,參會人員分布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和港澳台地區以及部分海外國家。
夏軍院士多方位地分析了我國城市群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突出水安全問題,指出變化環境下城市發展面臨來自氣候變化和高強度開發的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影響,城市水文和水系統科學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他闡述了城市水系統的組成和基本特點,介紹了水系統方法、多過程耦合和解耦等重要概念,提出了水循環和水安全是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内涵等重要觀點,強調了開展城市水承載力研究的重要性。夏軍院士介紹了城市水系統5.0版本的主要内容和本質内涵。他強調,城市水系統的本質是服務國家重大需求,不僅需要加強重點城市的水監控、水污染防治與修複等措施,也應該加強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深度融合,多學科交叉和多部門合作,為實現城市高質量綠色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夏軍院士作報告
清華大學教授、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主任胡洪營主持了論壇。他說,在當前武漢解除封閉,國内抗擊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的背景下,夏老師在武漢通過網絡的形式給廣大同學們帶來了精心準備的精彩報告,非常值得敬佩!夏老師的報告視野高遠、系統性強,非常具有啟發性,不僅帶來了對城市水問題的深入思考,也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居家學習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帶來了活力和信心。
我院同學們積極在網上學習了本次論壇報告。17科一班的同學們集體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感受,其中鄧聆韬表示:經過夏老師的講解,我知道了環境變化和人們對土地的利用與改造會導緻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水資源和水處理問題,也由此初步了解了城市發展中水資源利用和管理需要考慮的水循環自身和其他人文因素,明白了城市水系統的改進過程、原理及其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感覺讓我把以前課上學到有關“海綿城市”的概念聯系了起來,特别是一些前因後果講的更詳細了。

我院參會學生感言
“水與發展縱論”是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舉辦的系列學術報告論壇,旨在為師生提供一個暢所欲言、輕松愉快的交流平台,暢談水與發展的相互關系,促進人水和諧、人與生态共榮,為生态文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的下屬分支機構,成立于2015年。該專業委員會秉承“善水循環、尚法自然”理念,緻力于促進水環境領域理論、技術、工程、标準和管理研究與創新發展,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育、科普與宣傳教育等公益活動,為水回用事業的健康發展、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設做出積極貢獻。我院劉廣立教授是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璜等老師是委員。
專業委員會定期舉辦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ChinaWTR)、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亞洲水回用研讨會、ISO水回用國際标準研讨會等高水平學術活動,主辦Water Cycle國際學術期刊。
第四屆全國水處理與回用學術會議将于2020年7月31日-8月2日在西安舉行。
報名網址:http://2020.reclaimedwater.net/
報名郵箱:waterreuse@mail.tsinghua.edu.cn
WaterCycle投稿鍊接:
http://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water-cycle/guide-for-authors/#351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