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項目獲得2020年度教育部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布人:林天傑

    2020年度教育部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授獎項目已公布,入選項目共297項(人),其中我校共獲得了7項獎勵,各類項目一等獎獲獎數共5項。

    由我院仇榮亮教授、湯葉濤教授、王詩忠教授等牽頭,聯合廣東省耕地肥料總站、航天凱天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南農業大學合作完成的《多金屬污染土壤植物聯合修複技術體系及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該項目圍繞重金屬污染土壤修複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針對重金屬污染土壤關鍵修複過程不清晰、傳統修複單元技術覆蓋面不足、低成本-可複制-易推廣修複模式缺乏等前沿科學問題和應用難題,曆經十七年攻關,系統開展了多金屬污染土壤植物修複關鍵過程與機理研究,創造性構建了适用于高、中、低不同污染程度的植物聯合修複技術(3P)體系:針對礦區高污土壤研發了以植物穩定(Phytostabilization)為核心的重金屬高污土壤聯合修複技術,實現了高污土壤“低成本-易複制-可推廣”的重金屬源頭控制;針對礦區周邊中污土壤研發了以植物提取(Phytoextraction)為核心的重金屬中污土壤聯合修複技術,實現了中度污染農田“邊安全生産-邊高效修複”;針對面廣量大的低污農田研發了以植物阻隔(Phytoexclusion)為核心的重金屬低污土壤聯合修複技術,實現了低污染農田“污染阻控-産量提升”協同安全利用。

    多年來在國家863計劃、生态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公益行業專項等項目的支持下,項目形成了修複材料、修複方法和修複裝備三大專利群以及各類技術規範/指南/方案,獲批教育部/國家外專局“土壤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及科技部重點領域“土壤環境污染控制與生态修複創新團隊”;項目成果以華南地區為核心向全國輻射推廣應用,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顯著,持續為服務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及土壤修複産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工程範例。

    教育部科技獎是僅次于國家三大獎的重要獎項,主要獎勵在科技技術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單位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