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 | 本科生第二黨支部開展“黨史學習”主題黨日活動
4月10日,本科生第二黨支部響應“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學習教育的号召,組織“溯革命足迹,探紅色真谛”主題黨日活動,前往廣州農講所紀念館及廣州魯迅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
Part 1參觀廣州農講所紀念館
★支部成員在農講所前合照
首先,支部成員到達廣州農講所紀念館,館内正在進行農民運動講習所曆史、毛澤東廉政風範圖片展、抗美援朝戰争曆史專題展覽,同時還有部分農講所舊址實景展出,同學們認真觀看幾個展覽,領悟曆史中的革命人努力奮鬥、舍身為國的精神。
★支部成員自行學習中
Part 2參觀廣州魯迅紀念館
★支部成員在紀念館前合影
結束農講所的參觀學習後,同學們前往廣州魯迅紀念館(第一次國共合作曆史紀念館)進行參觀學習,深入了解在新文化運動中做出巨大貢獻的文學家魯迅先生的生平簡介,同時也了解學習國共兩黨順應民族大義,第一次進行合作的曆史。
★支部成員觀賞曆史人物雕塑
Part 3參觀感想
活動結束後,同學們紛紛表示對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分享了自己的感想。
毛澤東在編輯《農民問題叢刊》時開宗明義:“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農民問題叢刊》強調農民問題的重要性,對農民運動理論做出了開拓性探索。而毛澤東曾經授課的農民運動講習所也培養了大批的農民運動骨幹,他們奔赴各省、區展開革命工作,并在後來的革命鬥争中走上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這也是中國共産黨最終能解放全中國的關鍵因素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動員大會上講到:“黨的曆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學習黨史,便是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曆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砺品格。作為當代青年人,應關注國家城鄉發展不平衡,為農村地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蔡薇
建國伊始,面對聯合國軍對北朝鮮及我國邊境的威脅時,中共中央高瞻遠矚決策出兵,百萬志願軍在艱難的條件下抗擊,以巨大的犧牲痛擊了敵軍,營造和平的國内建設環境,其豐功偉績值得稱頌。毛澤東廉政建設展以250餘幅生動的圖片刻畫了毛澤東同志面對親人毫不徇私,面對貪腐即使是戰功赫赫的革命英雄也毫不手軟的革命偉人的形象,展現了毛澤東同志對于黨内廉政建設的貢獻,對于中國共産黨在新形勢下的黨風廉政建設有着積極意義。
——劉禹隆
這次農講所參觀,讓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到了革命道路的艱辛。縱觀整個中國曆史,農民一直都是我國社會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農民問題則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問題。在這次參觀過程中,我學習到了我們黨是如何帶領農民開展運動并進行革命實踐。時至今日,土地革命理論、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等依然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
——鄭智铿
農講所将當年的革命追求栩栩如生的展現在我們面前,雖然陳設簡單,但無不體現着高漲的革命熱情,毛澤東同志說: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并擁護國民革命,國民革命不會成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在追尋革命先輩足迹的同時,要積極傳承紅色基因與革命精神,勇于擔當,将自己投身到祖國的美好建設中去。
——金可
紅牆黃瓦、古樸莊重這是我對農講所的第一印象,而參觀學習,探索其中,令我對它的認識更加深刻。在這裡面,既有曆史資料陳列,又有舊址複原。全館立體地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後,一個個民族英雄,一個個平凡的人與不平凡的事。我們黨、我們國家無論曆經什麼風雨都仍熠熠生輝,今後,需要我們每一個黨員群衆繼續磨砺意志,無私奉獻。
——吳舒琦
在農講所我們重溫當年抗美援朝的五大曆程,看到了當時在廣州進行起義活動的很多故事,我深受感動,我們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烈士用鮮血換來的。魯迅先生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他用文筆記錄出了救國先救思想的偉大理念,可見思想教育的重要性!
——羅文軒
毛澤東主席說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而作為發動農民起來反抗舊社會舊制度、反抗帝國主義的堡壘之一——農民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暨番禺學宮應運而生,這裡誕生了一批又一批革命幹部。在艱苦的時代裡,他們在各處發動農民群衆為建立一個新中國而浴血奮戰。革命的火種從這裡種下,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熊熊燃燒,革命先烈們用生命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祥和安甯的新中國。如今,中國這頭充滿活力的雄獅在地球的東方咆哮,昭示着一個富強的中國的到來。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們帶着敬畏之心緬懷先烈,緻敬英雄。我們将帶着前人的殷殷厚望繼續前進,向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發!
——黃曉民
在本次農講所的參觀學習中,我們參觀了“抗美援朝戰争曆程專題展覽”。重溫這段曆史,我對于毛澤東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實事求是,群衆路線,獨立自主始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毛澤東同志說過,“中國人民有志氣,有能力,一定要在不遠的将來,趕上和超過世界先進水平”。而當今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努力奮鬥所交出的答卷也不負其所言。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也應當擔起身上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力量。
——孫明潔
這次前往廣州農講所和魯迅紀念館的學習活動讓我收獲頗豐。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參觀革命舊址,感受了紅色文化;學習到毛澤東反腐倡廉的理論和實踐,學習他的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學習到要繼承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讓其成為推動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強大内在動力。
——曾國燊
成功從來不是可以輕易複刻的,中國共産黨在民族危亡之際,結合國内實際情況,将工作的重點放在普遍的農工之中,并積極做出實際行動,開展農民講習運動,促進農工思想解放,将社會主義理論廣泛地傳播開來,為後來黨領導人民取得偉大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回顧這段曆史,更覺今日中國的發展需時時考慮時代與社會的情況,不能固步自封,要敢想、敢做、會做,方能長久不衰。
——黃佳玫
通過此次農講所的參觀實習,我感慨于當年艱苦環境下仍保持滿腔熱血憂國憂民的革命者,深刻體會到了毛主席所說的“農民問題乃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而今處于和平環境的我們更應該不斷追求真理,胸懷國家前途與民族命運,接過艱苦奮鬥的接力棒,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勇敢前進。
——孫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