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讨改革開放新時期曆史

發布人:林天傑

5月25日上午,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集體學習研讨,圍繞黨史學習中改革開放新時期曆史專題進行了學習研讨,學習研讨會由黨委書記甘遠璠主持。

20210525黨史專題三 改革開放新時期曆史 專題學習-照片_副本

孫連鵬院長作重點發言。他指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第二代黨中央集體,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定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确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創立了鄧小平理論;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确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提出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形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錦濤同志為核心的第四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積極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态文明建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形成科學發展觀。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他表示,我們要從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學科和專業優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躬耕教學、潛心科研,為我國生态文明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甘遠璠書記表示,在改革開放新時期曆史中,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黨經過探索解決了中國向何處去的重大問題,回答了改革開放新時期後走什麼路的問題,同時,體現了我們黨勇于自我糾錯,并在糾錯中實現了偉大覺醒。當前,我們仍然旗幟鮮明地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進一步堅定了道路自信。

湯葉濤副院長談到,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這一創造性的偉大實踐,深刻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我們要不斷總結改革開放實踐經驗,更好地解決新時代面臨的新矛盾、新情況、新問題,必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根植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

王詩忠副院長表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關鍵一招,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我們隻有深刻認識改革開放的曆史意義、時代意義、世界意義,才能更好地續寫新時代改革開放新篇章。

彭靈靈副書記指出,我們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證明,社會主義中國走出了一條成功的發展之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隻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

呂慧院長助理提出,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而走出的道路,繼續指引着我們開啟新時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李傳浩院長助理表示,我們是改革開放的親曆者、參與者和見證者,通過學習這段曆史,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要迎接挑戰,迎難而上,以我們專業優勢,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态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孟凡剛教授提出,改革開放積累的寶貴經驗,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知史而智,向史而新”,作為新時代黨員幹部,我們要持續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入腦入心,把理論學習運用到具體實踐中,推動理論學習與專業工作互融互促。

王志剛副教授認為,改革開放再次證明我們黨是一個有偉大理想、偉大組織、偉大作風和偉大鬥争精神的政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黨的事業不斷前進,我們要知史愛黨,不懈奮鬥。

會議還學習傳達了《太阳集团app首页2021年5月二級黨組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和黨支部組織生活要點》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