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
6月1日下午,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組織開展黨史專題學習,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進行集體學習研讨。學習研讨會由黨委書記甘遠璠主持。

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讨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
王詩忠副院長以“十八大以來的曆史性成就和變革”為主題作了重點發言。他從世情、國情、黨情三個維度介紹了十八大以來我們取得曆史性成就和變革的時代背景,概述了十八大以來我們在黨的全面領導、全面深化改革、經濟建設、民主法制建設、意識形态工作、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設、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外交工作、港澳台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曆史性成果和變革。他指出,我們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是因為始終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對外開放。他表示,我們要聯系實際學好用好黨的百年曆史,堅持實事求是,樹立正确的黨史觀;胸懷“兩個大局”,善于分析把握曆史大勢;着眼現實問題,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新時代創造中華民族新的更大奇迹貢獻力量。
孫連鵬院長強調,黨的十八大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召開的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莊嚴承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鬥、砥砺前行、開拓創新,提出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其中,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豐富,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悟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發揮專業特色和專業潛力,加強推進原創性科研,提升社會服務水平,為讓群衆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貢獻環院人應有之力。
甘遠璠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曆史,在理論和指導層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形成和發展的曆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理論創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問題。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我們要在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不斷強化理論武裝,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湯葉濤副院長表示,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一光輝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和國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曆史性變革。隻要我們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而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就能應對風險挑戰的沖擊,在國際競争中赢得主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彭靈靈副書記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要緊緊圍繞在黨中央周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态、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态,真抓實幹、埋頭苦幹,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作貢獻。
李傳浩院長助理談到,黨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進生态文明建設,我國生态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美麗中國掀開嶄新一頁。我們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要堅持立德樹人,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為生态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呂慧院長助理表示,中國共産黨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團結奮鬥。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們要立足專業,融入黨的偉大事業中,以創新性科技成果為人民的美好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應有貢獻。
孟凡剛教授認為,中國夢的實現必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堅定人民立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工作中,我們要做合格黨員,争做優秀黨員。
王志剛副教授提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新的曆史起點,帶領全國人民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全面深化改革、決戰脫貧攻堅、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取得矚目成績,我們要肩負責任使命,砥砺奮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