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環境科學專業博士生黨支部與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黨支部聯合舉辦“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

——帶着好奇問學長,共研共享促提升

發布人:陳芹慧

為深入貫徹黨史學習教育要求,推動“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實落地,2021620日,環境科學專業博士生黨支部與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黨支部在環境學院樓A104聯合舉辦“帶着好奇問學長,共研共享促提升”專題報告會。會議采用線上線下模式同步開展,邀請譚錦欣、王國保、雷宇、黃振山、陳子健等博士生代表參加,環境科學專業博士生黨支部書記王悅主持會議。

 

 

2019級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譚錦欣獲國家注冊環保工程師認證,他結合自己的創業經驗,詳細介紹了環境專業就業道路選擇,獲得不同學曆後的工作選擇。他指出就環境專業本科生而言,選擇面較廣,可在環保設計院、各類企業環保部門、環保公司或者跨行金融、企業管培生等就業;研究生更多選擇在科研院所、市政院/規劃院、環保/水務企業等。此外,他還對國考、省考、事業編考等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同時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中山市的人才政策細則。他鼓勵環院學子努力學習,争取擁有更多選擇。

2017級環境科學專業優秀博生畢業生王國保分享了自己讀博期間的一些思考。他在博士期間創新性的提出了“水生生物結皮”的概念,并從多角度探究其同步固定重(類)金屬的潛在關鍵過程和機制。他鼓勵師弟師妹們要保持虛心、充滿好奇心,積極把想法付諸于實踐,也就是“事上練”。

 

王國保分享科研内容與心得

入選國際水協會IWA中國青年委員會“新星計劃”的2018級環境科學專業博士生雷宇介紹了他的研究方向 “鹵素自由基反應動力學和機理”。他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曆,詳細講述了如何發現科學問題,解決科學問題。他鼓勵師弟師妹們要打好基礎,厚積薄發。

2018級環境工程專業博士生、錢易獎學金獲得者黃振山,在線上分享了“生物法轉化、去除煙氣中重金屬汞”的學術報告。他闡明了金屬汞的去除機理,對目前煙氣中重金屬去除瓶頸也提出了一些深入思考。作為一名科研“過來人”,他建議師弟師妹們積極與導師溝通科研方向,咨詢意見,切勿好高骛遠;同時要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獨立學習思考的能力、以及面對挫折困難豁達樂觀的心态等。

2018級環境工程專業博生生黨支部書記陳子健,詳細講述了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申報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環境學院本科生目前可參與申報的科研項目主要有三個:太阳集团app首页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太阳集团app首页永銮學社研究性學習,廣東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攀登計劃”,要留意各項目的申請時間與細則要求。他鼓勵師弟師妹們要腳踏實地,面向實際環境需求,将科研成果轉化為優質的科研論文與發明專利等。

本科生周順怡表示,非常感謝師兄師姐們的分享,讓她對科研、讀博以及未來就業有了更多的認識。通過師兄們的介紹,更加堅定了她繼續科研的決心。之前她以為選擇了科研,生活基本上就隻剩科研了,原來還可以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她了解了環境專業的職稱評定,學到了項目申請書撰寫思路。非常期待下次的分享會。

環境科學專業博士生黨支部書記王悅最後總結指出,此次專題報告會緊緊抓住本科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在滿足本科生對學院的美好新需求新期待上,辦了一些實事,取得了一些實效。此次活動嚴格落實了“前期問卷調查與會後座談反饋”機制,有效構建了本科生與博士生的交流平台,有力提高了專業梯度學習互學互融,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增強了學生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