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組織開展“重走革命路,傳承先烈志” 2021年紅色教育培訓活動
11月27日至28日,我院黨委組織近70名學員赴汕尾市海豐縣、陸河縣開展主題為“重走革命路,傳承先烈志”的2021年紅色教育培訓活動。參加學員包括師生黨員、入黨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及部分師生群衆代表等。

我院組織師生赴汕尾開展“重走革命路,傳承先烈志”2021年紅色教育培訓活動
27日下午,全體學員前往汕尾市海豐縣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彭湃烈士故居進行參觀學習。首先,學員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參觀了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通過聆聽講解、閱覽圖文資料和參觀曆史實物等,共同追憶了海陸豐革命根據地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武裝鬥争曆程;重溫了彭湃同志等革命志士發動農民運動,進行武裝起義,建立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的光輝曆史。

學員們參觀紅宮紅場舊址紀念館
随後,一行人來到彭湃烈士故居,深入了解彭湃烈士及其家人為國為家的感人事迹。從“海歸富三代”到共和國的先行者,彭湃同志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是為國奉獻的一生。無論是“火燒田契”,還是“滿門忠烈”,展現了彭湃同志及其家人一切為人民、為國家的高尚愛國情懷,他們不計得失、不懼犧牲的革命精神令在場學員為之動容。

學員們參觀彭湃烈士故居
參觀過後,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刻認識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學院黨委組織召開了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研讨會,會議由學院黨委書記甘遠璠主持。學員們結合個人自學及參觀體會,進行學習研讨與心得分享。大家紛紛表示,将理論學習與現場教學相結合,讓大家更深刻認識了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鬥争并積累的十個“堅持”的曆史經驗,從彭湃等革命先烈的光輝一生中更深刻領悟到了“中國共産黨是什麼、要幹什麼”這個根本問題。我們生在和平盛世,應發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血脈,汲取前行力量;要練就過硬本領,專研科研學術,潛心教書育人,發揮專業優勢,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研讨會現場
研讨會結束後,各學生支部趁熱打鐵,開展了“重走革命路,打卡中國紅”心得分享活動,就當天的參觀學習進行互動交流,結合學習生活實際,分享感想體悟,在交流學習中堅定理想信念,錘煉黨性修養。

學生支部開展“重走革命路,打卡中國紅”心得分享活動
28日上午,全體學員赴陸河縣新田鄉,參觀激石溪革命根據地先烈紀念園、陸河紅色文化館、激石溪地下交通站峨眉站遺址。在激石溪革命根據地先烈紀念園内,大家帶着緬懷之情和崇高敬意,聆聽身為烈士之後的講解員講述一件件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聆聽一個個為革命事業奮不顧身的英雄故事。在革命先烈紀念碑、革命烈士墓前,甘遠璠書記帶領大家向以彭湃同志、楊其珊同志為代表的革命先烈行鞠躬禮,瞻仰革命先烈紀念碑;在宣誓牆前,甘遠璠書記帶領黨員同志重溫入黨誓詞。

學員們參觀激石溪革命根據地先烈紀念園
随後,全體學員來到陸河紅色文化館,跟随講解員一起感受老一輩革命家探索革命道路、開展革命鬥争的壯志豪情,感悟中國共産黨為民族獨立解放而進行的艱苦卓絕的偉大鬥争。随後,學員們參觀了激石溪地下交通站峨眉站遺址,了解了革命曆程中無數個地下交通站的革命志士,他們堅定信念、不畏犧牲,與敵人鬥智鬥勇,為革命事業奉獻光和熱。

學員們參觀陸河紅色文化館

學員們參觀激石溪地下交通站峨眉站遺址
此次教育培訓通過參觀革命遺址、緬懷革命先輩、進行研讨分享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引導師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學思踐悟中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同時,通過教育培訓,不斷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鬥力,吸引更多優秀師生積極向黨組織靠攏。
作者:俞錦鵬、朱雨晴
攝影:劉飛、廖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