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生态環境科技成果研讨會”在我院舉辦
9月24日上午,“粵港澳生态環境科技成果研讨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在我院順利舉辦。我校科學研究院橫向處處長李一希,我院院長孫連鵬教授,廣東省生态環境廳宣傳教育與科技處副處長胡德慶,以及相關企業代表、我院教師代表等40餘人線下參加會議。此次研讨會由我院院長助理呂慧教授主持。

在緻辭中,李一希處長肯定了學院在基礎研究、學科交叉融合、産學研合作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他強調,重大創新往往源于基礎研究與多學科交叉,科學研究院圍繞如何發揮學科優勢與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進行了不少嘗試與探索,希望通過優化調整相關政策和舉措,給予學院和老師們更多支持與幫助,不斷深化産學研合作模式,促進産教融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在校企共建方面取得新突破。他希望,與會老師和企業家們能結合實際合作情況,對校企合作模式和方式方法等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胡德慶副處長代表廣東省生态環境廳感謝各位嘉賓的到來,感謝我院籌備會議的辛勤付出。他表示,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實生态環境部《關于促進生态環境科技成果轉化的指導意見》要求,此次研讨會搭建了高校科技工作者與企業代表面對面交流的平台,有效推進技術與需求精準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解決粵港澳生态環境問題、提高廣東省水環境治理能力、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強力有的支撐。同時,他期望更多科技工作者、優秀企業代表、青年學生積極投身生态環境保護事業,做生态文明建設的實踐者、推動者。

孫連鵬院長代表學院對廣東省生态環境廳的指導和學校科學研究院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對各位老師和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學院聚焦粵港澳生态環境問題,着眼學術前沿,緻力學術研究,産出了系列研究成果。而今天的會議搭建了一個對接交流平台,讓老師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與企業代表研讨行業發展方向。在交流研讨中,以創新研究和工程實現為出發點,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探索成果轉化應用的有效途徑,以及校企合作的有益方式,攜手解決粵港澳生态環境治理瓶頸問題,為生态文明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研讨會期間,共開展了7場專題報告。我院孫連鵬教授、呂慧教授、孟凡剛教授、楊欣教授、方晶雲教授、曹英傑副教授、胡嘉镗副教授分别向與會人員展示了各團隊的科學技術成果,對在水環境領域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進行了推介。

專題報告結束後,廣州資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鵬凱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鲲智能技術(廣州)有限公司作為企業代表介紹了各自企業的産品項目、技術服務能力及技術與人才需求。

在互動交流環節,學院團隊老師們與企業代表就研究成果與企業需求進行溝通接洽,不僅有利于人才對企業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更有利于企業對人才項目的精準對接,推動合作項目加速落地,推進科研成果轉化。

此次研讨會由廣東省生态環境廳指導,我院、廣東省環境科學學會、廣東環科院環境科技協調創新中心主辦,廣州市生态環境科技協調創新中心協辦。線下參會人員還有廣東省廣州生态環境監測中心、廣東省廣業環保産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新大禹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鵬凱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廣東智環創新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資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小鲲智能技術(廣州)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