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研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
10月10日下午,我院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在東校園櫻園2号開展專題學習,集體研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學習研讨會由黨委書記甘遠璠主持。

孫連鵬院長、湯葉濤副院長、彭靈靈副書記作重點發言。孫連鵬院長表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生動記錄了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兩個大局”、推進“四個偉大”的生動實踐,全面系統反映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的新境界、實現的新飛躍。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深刻感受到“守正創新”的魅力和魄力,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偉力和實踐效力,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圍繞“國之大者”,結合學院發展和學科實際,為生态文明建設貢獻環境人的應有之力。
湯葉濤副院長談到,我們要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通過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推進深刻系統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這一思想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内涵和途徑,推動全國人民和國際社會加深對中國之路、中國之治的理解。其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專題體系了綠色發展理念,保護生态環境是全球共識,我們建設生态文明要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利用專業所學,發揮專業優勢,投身建設美麗中國的偉大事業中。
彭靈靈副書記認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權威著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融入了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生動實踐中,“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的誓言铮铮振聾發聩!作為黨員中的一員,我們要紮根人民,服務群衆,時刻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工作宗旨。
在交流發言環節,甘遠璠書記強調,要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與第一、二、三卷聯系起來一體學習領會,準确把握内在邏輯和精神内涵。《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第二專題,突出強調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員幹部要牢記和領悟“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
王詩忠副院長表示,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生态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加強對生态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把生态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作為生态環境領域的科研工作者,我們要緊緊圍繞“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目标開展科學研究,為提高生态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貢獻力量。
李傳浩院長助理對“堅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指示,以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重要論斷感觸深刻,他提出,作為一名黨員,要在實際工作中踐行“以人民為中心”,就要一切以學生成長為中心,努力培養擁有學習力、思想力和行動力的優秀學生,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卓越環保人才!
呂慧院長助理表示,通過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深刻領悟到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覺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解決實際問題,做到學以緻用、知行合一,不斷增強各項工作的科學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孟凡剛教授談到,《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一步科學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其中關于生态文明建設的篇章與前三卷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生動展現了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豐富發展過程,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創性文獻。作為高校環境工程專業教師,在這場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大考”中被賦予了重要使命,我們要為開辟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作出積極嘗試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