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關于實施太阳集团app首页2010年夏季學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學活動計劃的通知
現轉發研究生院文件《關于實施太阳集团app首页2010年夏季學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學活動計劃的通知》見下文,具體申請安排另行通知。
關于實施太阳集团app首页2010年夏季學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學活動計劃的通知
各校内研究生培養單位:
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進一步完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提高研究生綜合素質,根據《太阳集团app首页“三學期制”實施方案》(中大辦〔2009〕8号)和《關于實施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粵教高〔2009〕76号)的文件精神,學校決定實施夏季學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學活動計劃,充分發揮夏季學期及暑期優勢,加大實施力度,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我校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現将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
實施夏季學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學活動計劃,是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件大事,對我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各研究生培養單位應從以下幾方面着力推進本項工作,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1. 進一步開放教學資源,依托國家和校級重點學科,開設多層次、多類型、跨專業的研究生拓展訓練課程;
2. 聘請國内外著名學者,開設前沿性專題課程及講座,擴大研究生到國(境)外訪問、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規模和質量;
3. 舉辦研究生學術論壇、研究生暑期學校、推免生暑期科研訓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等專題創新計劃活動;
4. 鼓勵研究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實踐活動。
研究生導師應根據研究生培養目标和“三學期制”實施的具體情況,對研究生的培養計劃做出适當的調整,并根據培養計劃安排研究生夏季學期學習。
二、重點資助項目
2010年夏季學期及暑期研究生教育教學活動計劃以提高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為核心開展工作,重點資助以下項目:
(一)研究生前沿學術講座與拓展訓練課程
由研究生院批準立項,申請人和所在單位聯合在全校開設,面向全校研究生選修。其目的是為學校各專業研究生提供反映科學前沿新(交叉)知識、新成果、新動态的精品課程。将優質研究生教育資源與全校研究生共享,優化知識結構,拓寬學術視野,激發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前沿學術講座以國際前沿學術思想為方向,以世界一流大學(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學)同類專業課程授課内容為參照系。課程設置既有一定的基礎内容,又有前沿動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開設由一系列學術講座組成的精品課程,邀請國内外若幹知名頂尖專家駐校主講,授課形式為講課與讨論相結合,使學生通過與國内外的知名專家直接溝通與讨論,激發研究生的學習熱情和創新意識。
拓展訓練課程包括在夏季學期安排的跨專業研究生選修課程, 如學術規範、實驗室安全、文獻查詢與資料分析、計算機應用技巧、論文寫作、表達與溝通技巧、教學與學習、人文與修養、研究生人文教育、跨學科研究探讨、生命現象與意識認知、身心健全與博雅教育、暑期專項科研訓練課程,及其他類提高研究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拓寬學術視野的課程等。
研究生前沿學術講座與拓展訓練課程為開放性、非赢利性的研究生創新教育項目。每項最多招收研究生150名左右,其中校内研究生比例應占70%以上,同時歡迎校外研究生跨校選修。以理論授課形式為主,課程結束将組織考核,考核合格者頒發結業證,并可對該課程登記1~2個學分。
資助30項,每項2~3萬元。
(二)研究生學術論壇
研究生學術論壇原則上應以同一一級學科、相近一級學科或更寬的口徑(如同一學科門類)進行申報,對象主要為博士生。應以各單位省級以上重點學科為主申報主辦,但不能局限于本單位内部,應為全校同一學科或相近學科的研究生提供學術交流的機會。論壇可适當接收校外研究生參加,比例不得超過總人數的30%,并可在項目實施經費總額15%的限額内為其提供适當的交通補貼。
每個學院原則上隻能申報l個論壇。幾個學院可以聯合申報1個論壇,但應以一個學院為主。論壇依托學院應在經費上給予資助。
研究生院鼓勵和支持各學院利用夏季學期及暑期舉辦本院博士研究生學術論壇,對象主要為二年級博士生,并形成一種常态。
研究生學術論壇是研究生創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拓寬研究生學術視野、啟迪研究生創新智慧的重要平台。各二級研究生培養單位應積極申報和主辦研究生學術論壇。鼓勵産學研合作單位、社會各界對研究生學術論壇給予各種形式的資助。同時積極鼓勵和支持學院研究生會就某些學術熱點申報和主辦“專題論壇”。
資助10~15個論壇,每個5~8萬元。
(三)研究生暑期學校
為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拓展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增進研究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實現研究生優質教學資源的有效共享,鼓勵院系申報、承辦多層次、多類型的研究生暑期學校。主辦單位應聘請國内外知名專家、學者擔任主講教師,根據不同學科講授若幹門基礎課程,同時開設選修課程和前沿學術報告,拓寬研究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其良好的治學理念,提升其學術能力。
暑期學校應面向全國招生,國内各大院校和研究院所中相關專業的在校碩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師均可申請,同時可招收少量相關專業的優秀高年級本科生作為旁聽生。每期暑期學校招生人數以50~ 100人為宜,校外招生比例不得超過總人數的30%。暑期學校實施時間一般為2~4周。
資助3~5個暑期學校,每個10~15萬元。
(四)優秀大學生夏令營
為加強我國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增進青年學生對太阳集团app首页學科及科研狀況的了解,并促進選拔優秀大學生到太阳集团app首页深造,決定開展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每個夏令營接收人數為50~100人,活動經費原則上由學校和承辦院系按比例分擔。
承辦院系應結合夏令營活動,有針對性地考察、吸收部分優秀本科生攻讀太阳集团app首页研究生學位。申請該項目的大學生應具備以下條件:
1. 原則上應為2011年應屆畢業生(即将于2010年9月份進入最後一學年學習的本科生);
2. 達到所在高校推薦免試生要求;
3. 有志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
全校分學科舉辦3~5個夏令營,每個資助5~8萬元。
(五)推免生暑期科研訓練資助計劃
推免生暑期科研訓練資助計劃針對已經以推薦免試方式被太阳集团app首页錄取的研究生,資助其在進入研究生學習階段之前進行科研訓練的項目,側重于實驗性學科。旨在鼓勵推免生提前參與科研創新工作,引導推免生積極投身富有挑戰性、創新性強的科研課題。
申請該項目的推免生應具備以下條件:
1. 已收到太阳集团app首页推免生拟錄取通知;
2. 修完本科階段全部課程,成績優良;
3. 基本完成本科畢業論文;
4. 由本人提出申請,相關學科和院系根據需要進行推薦。
各院系鼓勵和支持各學院研究生導師利用夏季學期及暑期在科研實驗室開展本項目,并形成一種常态。推免生暑期科研訓練接收計劃由各院系彙總。
資助100人,每人0.3~0.5萬元。
(六)研究生暑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
為進一步鼓勵和促進研究生深入社會、了解民情,培養研究生服務社會、關愛他人的社會責任感,搭建研究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平台,每年暑期集中開展若幹項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并給予相應資助。
研究生暑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的内容可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公共福利、幫助他人、社會援助、社會治安、緊急援助、青年服務、慈善、專業服務等方面,并直接或間接服務于經濟社會活動和居民生活。要充分考慮研究生群體的特點和實際,開展有針對性、實效性、形式創新的社會公益活動。要立足長效,着力建設一批長期合作的研究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基地。
暑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應面向全校研究生開展,承辦院系的研究生比例一般不超過參與總人數的40%。實施時間一般為1~2周。承辦單位應指派若幹名在相關領域有造詣、有經驗的專任教師或學生教育管理教師擔任指導教師。
組織暑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的經費由承辦單位和研究生院共同承擔。經費主要用于支付指導教師和學生的交通住宿費、資料印制費及其他相關開支。
參與項目的研究生應在完成暑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後向承辦單位提交個人總結。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承辦單位可共同向參與項目的研究生發放實踐證明,對其中表現突出的研究生适當予以表彰。
資助4~6項,每項0.5~4.0萬元。
三、申報程序及管理
我校2010年夏季學期及暑期的起止時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