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20級本科生張煥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
近期,由我院何春教授指導的2020級本科生張煥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環境催化領域高水平學術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中科院1區TOP,IF影響因子22.1)發表了題為“Boron-doped porous carbon boosts electron transport efficiency for enhancing Fenton- like oxidation capacity: High-speed driving of Fe(III) reduction”的研究論文(Huanjing Zhang#, Cheng Chen#*, Muke Lin, Lingzhi Zhou, Hailing Wen, Tao Zhong, Huinan Zhao, Shuanghong Tian, Chun He*, Boron-doped porous carbon boosts electron transport efficiency for enhancing Fenton-like oxidation capacity: High-speed driving of Fe(III) reduction,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2024, 343: 123535)。
原文鍊接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3.123535。
本研究開發了具有優異活性和穩定性的類芬頓助催化劑加速Fe(III)/Fe(II) 氧化-還原循環,從而使Fe(III)/H2O2體系高效去除水體中有機污染物。采用多孔工程耦合雜原子摻雜策略制備了以硼摻雜多孔碳為代表的高性能類芬頓助催化劑。少量BPC輸入(0.04 g/L)即可高效驅動Fe(III)/H2O2體系通過·OH主導的自由基途徑高效降解有機污染物。實驗結果表明,硼物種摻雜優化了助催化劑的孔結構并提高了其助催化活性。同時,硼摻雜通過提高電子傳遞效率從而加速BPC/Fe(III)/H2O2體系中Fe(III)的還原(圖1)。理論計算表明,BPC中的BCO2産生的“電子搬運”效應誘導實現了遊離Fe(II)的産生以用于H2O2活化。以BPC為膜組件的連續流裝置在淨化微污染水應用同樣表現出優異性能,該研究為類芬頓助催化在實際水體修複中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圖1. BPC加快Fe(III)/Fe(II)循環途徑
太阳集团1088vip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本科生在高水平SCI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不僅展示了我院濃厚的科研氛圍和強大的師資力量,同時也反映了學院老師用心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教學态度。我院通過大力開展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研究性學習等活動,學生科研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專業能力以及科研素養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