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周一)上午8:30-12:00 Prof. Zhihong Xu 等2018年學術報告之三十 “Complex and dynamic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ocal environment on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different terrestrial ecosystems.”

發布人:太阳集团1088vip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B202

報告題目一:Complex and dynamic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ocal environment on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different terrestrial ecosystems

報告       人:Prof. Zhihong Xu

                      Environmental Futures Research Institute,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報告題目二:Archaeology and human evolution in the Indonesian Islands of Flores and Sulawesi

報告       人:Associate Professor Adam Brumm

                      Australian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 Evolution,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報告題目三:Navigating conservation’s cultural divides in a fast-changing, uncertain world

報告       人:Dr Duan Biggs

                      Environmental Futures Research Institute,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報告題目四:Children in Modern Human Origins Research

報告      人:Dr Michelle Langley

                     Australian Research Centre for Human Evolution, Griffith University, Australia

時          間:2018年10月15日(周一)上午8:30-12: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B202

主持      人:王詩忠 副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Prof. Zhihong Xu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未來環境研究中心的主任,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專家學院(2008-2010)成員和ARC研究評估委員會2012年澳大利亞卓越研究委員會成員,曾任國際土壤科學聯盟森林土壤工作組主席。現任《Chief of J. Soils Sediments》主編,《Environ. Sci. Pollut. Res.》編委。《Environ. Geochem. Health.》的協調編輯。并擔任《Plant Soil》顧問編輯,直至2013年。Dr. Prof. Zhihong Xu 研究方向包括:碳(C)和營養物質的生物地球化學過程;(b)結合穩定同位素、生物分子和生理技術評價植物水分和養分利用效率;(c)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d)結合穩定同位素、核磁共振和生物分子技術研究生物地球化學過程;(e)氣候變化和糧食安全;(f)運用樹木年輪技術闡明氣候變化對生物地球化學循環的長期和複雜影響。目前發表了299篇論文(期刊論文240篇)。具體可查看如下網頁。

https://experts.griffith.edu.au/academic/zhihong.xu

Associate Professor Adam Brumm格裡菲斯大學澳大利亞人類進化研究中心(ARCHE)的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未來研究員。我的主要研究興趣包括:(a)研究亞洲大陸東部沃勒西亞群島的古人類殖民化的模式和時間,以及早期人類在該地區的散布和進化;(b)古代人類曆史中人工制品的“象征性”用法的各個方面以及史前藝術和象征性表達的證據,特别是在亞洲的更新世(“冰河時代”)。在此之前,曾獲得過兩項ARC博士後研究獎學金,包括一項發現早期職業研究員獎(2013-15)。在劍橋大學麥當勞考古研究所(2007-09)擔任博士後研究工作。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和PNAS上發表6篇論文,并分别在《Current Anthropology》、《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等期刊發表了20多篇論文。具體可查看如下網頁。

https://experts.griffith.edu.au/academic/a.brumm

http://griffith.academia.edu/AdamBrumm

Dr Duan Biggs博士畢業于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後在昆士蘭大學環境決策卓越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現為格裡菲斯大學未來環境研究中心擔任高級研究員,并在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生物多樣性與保護科學中心和Stellenbosch大學生态與昆蟲保護系擔任兼職教授。Dr Duan Biggs研究方向為研究人員、非政府組織、政府和私營部門之間建立夥伴關系,開展科學研究,為人類世的複雜挑戰制定保護行動和政策提供信息。以及為危機找到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使與野生動物生活在一起的社區受益。目前發表分别在Science 和Nature上各發表了一篇文章,還發表了8 篇SCI收錄的文章,很多文章發表在如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Biological Conservation等重要學術期刊上。具體可查看如下網頁。

http://uq.academia.edu/DuanBiggs

Dr Michelle Langley澳大利亞人類進化研究中心的DECRA研究員,博士是大洋洲考古學(AO)和昆士蘭考古學研究(QAR)的編輯顧問委員會成員,Dr Michelle Langley 研究方向圍繞着符号行為和社會信号技術在更新世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群體中的發展和使用的問題。目前在PNA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PLoS One等國際重要期刊發表了20多篇SCI論文。具體可查看如下網頁。

https://experts.griffith.edu.au/academic/m.lang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