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周日)上午9:00 郝曉地教授2018年學術報告之二十“幹化焚燒非厭氧消化乃污泥處置終極方向”

幹化焚燒非厭氧消化乃污泥處置終極方向

發布人:太阳集团1088vip
主題
幹化焚燒非厭氧消化乃污泥處置終極方向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B204
主講人
郝曉地 教授
主持人
呂慧 教授

報告題 目:幹化焚燒非厭氧消化乃污泥處置終極方向

報 告 人:郝曉地 教授

北京建築大學

時   間:2018年5月20日(周日)上午9: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B204

主   持:呂慧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市政工程學科帶頭人兼系主任,二級教授;獲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環境生物技術博士(PhD)學位;自2010年起任國際水協(IWA)頂級學術期刊——Water Research(《水研究》)區域主編(Editor);先後在荷蘭TU Delft與TNO、法國CEMAGREF、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美國奧本大學等單位從事合作研究7年。

        主要研究方向:1)可持續污水處理技術;2)污水處理運行模拟優化技術;3)污水處理磷回收技術;4)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技術。

        在《Water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在《環境科學》、《環境科學學報》、《中國給水排水》等國内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50餘篇。 

        主要任職:曾獲北京市教育工委“首都教育先鋒科技創新個人”稱号(2009)、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自然科學)一等獎(201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四屆“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特别貢獻獎”(2011年),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出席過40餘次境外國際學術會議,擔當第3屆Water Research國際會議(中國深圳,2014年1月)技術組委。 

        代表性專/編著:1)《可持續污水—廢物處理技術》(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6年6月); 2)《Water Infrastructure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China and the World》(可持續社會水的基礎設施:中國與世界;國際水協IWA出版社,2010年9月);3)《磷危機概觀與磷回收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4)《污水處理碳中和運行技術》(科學出版社,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