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學術報告之二——飲用水處理所面臨的問題和技術研究新進展
飲用水處理所面臨的問題和技術研究新進展
報告題目:飲用水處理所面臨的問題和技術研究新進展
報告 人:馬軍 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教授
時 間:2012年3月22日(周四) 上午10:00-12: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東校區(大學城)行政樓B101講學廳
主持 人:李适宇 教授
歡迎師生參加!
馬軍教授個人簡介
馬軍,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教育部“城市水質保障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創新團隊學術帶頭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獲“長江學者成就獎”工程科學獎、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際“居裡夫人”一等博士後獎學金、國家博士後科學基金(一等);首批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被評為做出突出貢獻的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獲得國氏博士後獎勵基金;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科技創新獎。國際IOA-EA3G理事,中國水工業協會理事。
作為第一和第二負責人主持了二十幾項國家和部委課題,在國内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且近五年來SCI影響因子超過4.0的文章達40餘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臭氧催化氧化除污染技術,2005年,排名1)、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高錳酸鹽複劑除污染技術,排名1)、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高錳酸鉀助凝及取代預氯化技術,1995年,排名2)等國家獎勵。并獲得黑龍江省省長特别獎(省重大效益獎,2006年,排名1)、黑龍江省發明一等獎(城鎮水環境關鍵技術,2008年,排名1)、黑龍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化學預氧化除污染技術,2002年,排名1)等獎勵。申報發明專利85項,獲授權專利45項。主要從事城市水質安全保障及水循環與利用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
主要學術成果:1)發現與利用了高錳酸鉀在一定條件下的除污染特性,開發出經濟适用的高錳酸鉀除微污染技術。在此基礎上,将高錳酸鉀與多種藥劑有機複合,發明了多功能淨水作用的高錳酸鹽複合劑除污染技術,可經濟低耗地提高飲用水水質;2)提出氧化助凝技術,可顯著降低混凝劑藥耗、取代預氯化大幅度降低氯化副産物生成量;3)研發出臭氧多相催化氧化除污染技術,可高效地分解水中農藥等穩定性有機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