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學術報告之三十“基于二維納米材料的超短脈沖激光及其在環境領域的應用”

發布人:黃彩娜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東校園環境大樓B202

太阳集团1088vip暨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基于二維納米材料的超短脈沖激光及其在環境領域的應用

報 告  人:張夢 副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時      間:2019年11月14日(周四)10:00-12: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B202

主      持:金超 副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張夢副教授長期從事超快光學、非線性光學和光學與環境領域的交叉應用研究,主持并完成了英國工程與自然科學研究理事會資助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航青年拔尖人才項目等,并開展了可見光至中紅外波段脈沖光纖激光方向的研究及其在光譜學及大氣污染監測應用研究。報告人在Nat. Commun., Adv. Opt. Mater., Nano Res.,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5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2篇獲得期刊最佳論文獎、1篇入選期刊正封面論文,受邀在2D Mater., Adv. Opt. Mater.等期刊撰寫綜述論文4篇、英文學術專著章節2章、國際會議邀請報告6次。研究成果入選2017激光領域十大研究進展,并被《Laser Focus World》、《China Daily》等作專題報道。受邀擔任CLEO PR 2017等國際會議分會場主席4次,光電子領域頂級會議國際激光與光電子大會光纖光子學分會學術委員會成員、《中國激光》青年編委會編委、受邀擔任Nanophotonics、物理學報等期刊專刊客座主編。

講座内容簡介:

      近年來,特征行業廢水排放中含有的種類複雜有機物對人類健康和水生态安全構成巨大的威脅。苯甲酸類小分子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在生産過程會以副産物的形式進入排放水體,且在化工、石油、染料和醫藥工業等行業排放廢水中有時會達到可觀的濃度,成為我國工業廢水治理的重點和難點。針對此類廢水中所含苯甲酸類小分子化合物等有機污染物可生化性差的特征,研究證明光催化可有效避免其他去除工藝普遍存在的去除效果較差、處理效率低、不能完全礦化有機物、易産生二次污染、運行成本高等問題。光催化水處理過程是一種綠色節能的技術,被認為是最具有應用前景的水處理技術之一,受到各國研究人員長期而廣泛的關注。本報告以高穩定性超短脈沖光纖激光器為光源,通過研制特種全光纖光催化反應器,以提升光利用率,降低催化劑光生載流子複合效率,構建低能耗的新型光催化水處理工藝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