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學術報告之三十五“材料表面微電場與污染協同驅動的水深度”

發布人:黃彩娜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東校園環境大樓A206

太阳集团1088vip暨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材料表面微電場與污染協同驅動的水深度

報 告  人:胡春 教授

                   廣州大學大灣區環境研究院       

時      間:2019年12月07日(周六)10:30-11: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A206

主     持:黃海保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胡春,廣州大學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是水污染控制環境化學,在水體污染物的安全轉化和水安全輸配方面取得了重要科學創新和技術突破,提出了基于固液界面氧化還原反應過程調控理論,實現了水質安全轉化與輸配。發表論文120餘篇,h指數45,2014-2018年連續五年被評為中國高被引學者。

報告内容:

      介紹了工業廢水以及城市污水中難降解有機污染物污染特性和常規處理技術與方法,指出如何高效處理工業廢水中高濃度和難降解的有機物是工業廢水/城市污水能否達标排放的關鍵。針對芬頓反應中常見的技術瓶頸提出從污染物在材料微界面氧化還原反應角度出發,開發新型材料催化芬頓反應水處理技術的必要性。 圍繞“金屬陽離子-π”電子轉移基本理論,提出有目的性地在催化劑表界面結構中搭建起電子遷移鍵橋,繼而開發出一種功能性表面微電場用于複雜工業廢水中高濃度和難降解有機污染物高效脫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