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學術報告“創新性知識轉化和技術開發的挑戰——尾礦生态系統修複”

發布人:黃彩娜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東校園環境大樓B103

太阳集团1088vip暨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創新性知識轉化和技術開發的挑戰——尾礦生态系統修複

報 告  人:Huang Longbin教授

                 昆士蘭大學可持續礦物學院

時      間:2023年04月06日(周四)上午9:30-12:00

地      點:東校園環境大樓B103

主      持:王詩忠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Huang Longbin(黃隆斌)教授,目前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可持續礦物學院擔任正教授研究員(Professorial Research Fellow),創建了礦山生态工程技術領域和研究團隊,并擔任學科領頭人。研究和建立了尾礦成土的生态工程技術理論和技術體系:尾礦生态工程成土過程和人工岩石形成及環境效應。黃隆斌教授擁有30年的土壤-植物系統相互關系的研究經曆。自2008年以來,專注于鐵礦及有色金屬尾礦的污染控制與生态修複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多年從事礦山高污染土地修複,特别是金屬尾礦庫的治理與地貌系統修複的理論與技術研究。到目前為止,承擔的科研項目經費已結題一千五百多萬澳元,共發表高質量論文200餘篇,擁有兩項授權國際專利。

報告内容簡介

      我國是礦産資源開發利用大國,礦産資源開采在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堅實資源保障的同時,也給礦山及區域帶來空前嚴峻的生态環境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态文明建設,把其置于國家發展的全局戰略考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論斷已深入人心。要築牢“生态安全屏障”,礦山生态修複工作迫在眉睫。

      黃隆斌教授經過多年的礦區實踐與機理剖析,開創并建立了人工造土、生物風化高密度地質大分子技術和土地-植物系統生态工程的新技術和方法。該技術的理論體系與方法目前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與國際礦業大公司如力拓(Rio Tinto)和必和必拓(BHP)開展了大量技術研究與合作。該技術适用于高污染礦山土地(如尾礦)和礦區周邊的高污染農田的低成本大面積修複工作,能夠快速降低重(類)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并加快人工土壤/人工岩石的形成。該技術體系可應用于贛南稀土廢棄礦山的生态系統修複工作,在節省大量的自然土壤資源同時也能大大降低修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