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術報告“植物如何應對非生物脅迫How plants adapt to abiotic environment”、“超富集植物:機理、應用與展望 Hyperaccumulator plants: mechanisms, applications and outlook”
太阳集团1088vip暨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一:植物如何應對非生物脅迫How plants adapt to abiotic environment
報告 人:Mark G. M. Aarts教授
荷蘭瓦格甯根大學與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WUR)
報告題目二:超富集植物:機理、應用與展望 Hyperaccumulator plants: mechanisms, applications and outlook
報告 人:Antony van der Ent 博士
荷蘭瓦格甯根大學與研究中心(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WUR)
時 間:2024年 03月 20日(周 三)上午9:3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 A206
主 持:湯葉濤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Mark G. M. Aarts ,荷蘭瓦格甯根大學與研究中心(英: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WUR),博士,教授,遺傳學實驗室(Laboratory of Genetics)負責人。Aarts教授研究方向為植物生理學和分子生物學,主要利用拟南芥等經典模式植物,配合CRISPR-Cas9、RNAi等尖端分子遺傳技術,深入探究植物對非生物壓力的适應性及其自然變異的響應機制,揭示植物應對環境壓力,以及重金屬污染的耐性機制。Aarts教授已在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權威科學期刊發表論文210餘篇。
Antony van der Ent,荷蘭瓦格甯根大學與研究中心(英:Wageningen University & Research,WUR),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重金屬/類金屬在土壤-植物系統中的遷移轉化研究,以及植物修複技術的推廣應用。van der Ent博士長期緻力于開發同步輻射X射線熒光光譜等金屬組分原位分析技術,以更加準确可靠地解析植物吸收、富集和耐受重金屬/類金屬的生理生态機制。van der Ent博士已在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ES&T等植物領域和環境領域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80餘篇,是國際植物修複領域“新明星”。van der Ent博士在超富集植物和植物采礦領域的成就受到包括《紐約時報》、《衛報》、《新科學家》和BBC在内的國際媒體的廣泛報道。2017年,van der Ent博士與ARTE(法德合資公共電視台)合作拍攝紀錄片Superplants(超級植物)影響廣泛,大大促進了公衆對超富集植物的了解,推動了植物采礦等新興技術的發展。
報告内容簡介:
報告一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介紹非生物脅迫的種類,如鹽脅迫、幹旱、高溫、重金屬污染等,以及對植物生長發育和生理代謝的影響;②闡述植物在面對非生物脅迫時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機制;③介紹當前研究中涉及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如基因編輯技術、轉基因植物育種等,以及在農業生産、土壤修複和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案例;④展望植物應對非生物脅迫研究的發展方向和前景,探讨當前面臨的挑戰以及解決方案。
報告二内容以超富集植物為核心,介紹金屬從土壤到植物的根系吸收、内部轉運等關鍵過程,以及超富集植物吸收與富集金屬或類金屬的機理,并探讨超富集植物在金屬或類金屬資源回收與利用中的技術路線和經濟效益,分析其在資源循環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展望超富集植物在生物勘探、新能源材料開發等領域的潛在應用,探讨當前面臨的技術挑戰和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