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術報告“手性氨基醇的綠色制備”

發布人:黃彩娜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環境大樓A206

太阳集团1088vip暨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手性氨基醇的綠色制備

報 告  人:宋衛國 研究員/教授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時      間:2024年12月9日(周一)下午15:00-16:30

地      點:東校園環境大樓A206

主      持:李萍 副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宋衛國,現就職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中科院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1992年北京大學化學專業本科畢業;2001年獲得南加州大學 (USC)理學博士學位;200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7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8年起擔任科技部納米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2016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19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号。兼任Environmental Science: Nano 期刊副主編。近年研究方向主要是功能納米材料與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其應用,研究納米結構材料的可控構築以得到具有理想形貌和豐富表界面官能團的材料,用于催化、環境等方面的應用。

報告内容簡介

      左旋手性氨基醇是一類重要的精細化學品,是藥物分子合成中的關鍵中間體。以天然左旋氨基酸為原料,通過羰基加氫還原得到手性氨基醇是最理想的反應途徑。為了實現高效全綠色制備,需要解決催化劑的活性問題和固廢排放問題。我們設計制備了單原子和納米團簇結合的加氫催化劑,得到高活性加氫催化劑。同時我們發現,通過浸潤性匹配設計,控制催化劑附近和表面的反應物及産物濃度,可以顯著提高催化反應效率,在氣固、液固、氣液固三相反應體系中反應物種在催化劑上的吸附和擴散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進而有效提高反應表觀速率。在若幹加氫和選擇性氧化反應中,浸潤性匹配的催化劑可以在緩和條件下完成催化反應。在設計浸潤性匹配的催化體系時,通過表面和孔道功能化處理,可以得到不同浸潤性、浸潤性梯度、孔道結構的催化劑。在此基礎上,通過雙極膜電滲析技術實現反應體系質子酸與氨基醇的分離,避免固廢産生。據此開發了基于高效催化和電化學膜技術的手性氨基醇綠色制備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