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周一)上午9:30陳威教授2017年學術報告之十六“環境中微納米尺度碳質顆粒對有機污染物界面過程的影響機制”
環境中微納米尺度碳質顆粒對有機污染物界面過程的影響機制
報告題目:環境中微納米尺度碳質顆粒對有機污染物界面過程的影響機制
報告 人:陳威教授
南開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
時 間:2017年7月3日(周一)上午9:30-11: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A104
主 持:李傳浩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摘要
稭稈焚燒、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燒、汽車尾氣等每年向環境中釋放大量微納米尺度的黑炭。近年來,以碳納米管、富勒烯、石墨烯為代表的人工碳納米材料的産量與使用量逐年增加,在不遠的将來可能會以多種途徑進入環境。這些天然和人工的微納米尺度碳質顆粒進入環境後,可通過富集環境中的污染物,顯著影響污染物的遷移和轉化。報告将從兩個主要方面探讨環境中微納米尺度碳質顆粒對有機污染物界面過程的影響:1)膠體态微納米尺度碳顆粒具有超強的輸送污染物能力;2)碳顆粒可顯著催化環境中典型有機污染物的非生物轉化。第一部分側重于分析膠體态碳顆粒載帶污染物的能力與其在水環境中的團聚狀态之間的内在聯系,以及環境中的溶解态有機質、表面活性物質、金屬離子等如何通過影響納米顆粒的團聚狀态,來影響其促進污染物遷移的能力。第二部分主要探讨碳顆粒的表面含氧官能團和電子傳輸作用如何影響碳顆粒上所富集的有機污染物的水解、還原和氧化反應等非生物轉化過程。
報告人簡介
陳威: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市城市生态環境修複與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南開大學中美環境修複與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美國萊斯(Rice)大學客座教授。1988年于南開大學環境科學系獲學士學位、1997年和2000年于美國Rice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獲碩士和博士學位。1999-2004年在美國Brown and Caldwell環境工程公司從事污染土壤與地下水調查與修複工作。2004年回國,任職于南開大學,2014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5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近年來的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納米材料的環境行為和效應、以及基于新型納米材料的水處理新原理與新技術。主持了973課題、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SCI論文90餘篇;論文被SCI正面他引2000餘次。擔任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副主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編委,世界水學會(IWA)納米與水專家組管理委員會委員等學術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