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學術報告之一——Waste Based Biorefineries
Waste Based Biorefineries
報告題目:Waste Based Biorefineries
報告 人:Mark C. M. van Loosdrecht 教授
荷蘭代爾夫特工業大學,Kluyver生物技術實驗室
時 間:2013年1月26日(周六)下午3:00-5: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東校區(大學城)行政樓A301
主持 人:陳光浩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内容簡介:
Wastewater treatment originates from sanitation demands. In the last decades also natur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aspects. In the coming decades we need to work to resource recovery from wastewater. This lecture will evaluat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technologies for resource recovery from wastes. Topics touched are nutrient and fibres recovery and conversion of COD in bioplastics and biopolymers.
報告人簡介:
Mark C. M. van Loosdrecht,教授, 1988年獲瓦格甯根大學環境生物技術博士學位,現任職于荷蘭代爾夫特工業大學(TU Delft)國際著名的Kluyver生物技術實驗室,負責環境生物技術的研發工作。他目前在環境生物技術領域,諸如,廢水處理、土壤處理、無機化合物(N、P、S)微生物轉移、生物聚合物形成、生物膜工藝、活性污泥與生物膜數學模型等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已取得了令世界同行廣泛關注并追随其研究方向的學術成就。于2012年獲得世界水處理領域最高獎之一的新加坡李光耀水獎。
國際主要學術職位情況:
國際著名專業學術期刊《Water Research》總主編, 《Biotechnology & Bioengineering》、《Biodegradation》、《Microbial Technology》副主編;
被選為荷蘭藝術與科學院及荷蘭工程院雙院士;
國際水協(IWA)戰略委員會成員, 曾獲IWA國際水協首屆大獎,并被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Zurich)授予了榮譽博士的稱号;
國際水協生物營養物去除(BNR)專家組主席;
國際水協生物膜工藝專家組執行主席;
國際水協活性污泥工藝數學模型工作組主要成員;
國際水協生物膜工藝數學模型工作組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