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學術報告之三十九“Novel preparation of pore size-controllable ceramic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and the control of organic fouling for water reuse”
太阳集团1088vip暨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Novel preparation of pore size-controllable ceramic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s and the control of organic fouling for water reuse
報 告 人:Seoktae Kang 教授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時 間:2019年12月27日(周五)9:00-11:00
地 點:太阳集团app首页廣州校區東校園環境大樓A206會議室
主 持:孟凡剛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Seoktae Kang是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土木工程與環境工程系副教授。自2015年來,Seoktae Kang一直緻力于包括吸附和膜過濾在内的分離過程領域的研究,利用最新的分析方法和建模工具,克服現有吸附和膜分離技術的經濟和技術障礙,實現安全和可持續的水生産。曾将新興的納米技術與分離工藝相結合,并首次證明了碳納米管(CNTs)在水生環境中的抗菌活性。近期緻力于研究用于水和廢水處理的混合陶瓷納濾膜、用于二氧化碳轉化的新型電化學系統、納米材料的環境應用以及納米材料、膠體和微生物與固體表面的相互作用對膜過程的生物控制。
報告内容簡介:
超濾陶瓷膜由于難以在納米尺度上控制孔徑,限制了其在深度水處理中的應用。本報告提出了采用不同粒徑的納米顆粒(42 nm~101 nm)控制疏松陶瓷超濾膜(UF)的孔徑。由于操作條件和截留分子量(MWCO)可控,可采用該技術制備的陶瓷緻密超濾膜可應用于水處理工藝以及精細化工業。此外,研究了一種截留分子量為1 kDa左右的陶瓷超濾膜在過濾過程中被有機物污染的傾向。使用石墨(EG),多壁碳納米管(MWNTs),顆粒活性炭(GAC)三種材料吸附後的殘餘有機物分析表明,石墨(EG)和碳納米管(MWNTs)主要吸附微生物導向有機物,如可溶性微生物産物(SMP)和芳香蛋白類(AP)有機物,而顆粒活性炭(GAC)表現出非選擇性的有機去除作用。在相同的有機負荷下,EG和MWNTs處理後料液的結垢傾向明顯低于GAC處理的樣品。因此,選擇性地去除三級廢水中的有機物是減少陶瓷膜上的有機污染的一種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