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學術報告“MOFs衍生宏觀催化材料對水中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發布人:黃彩娜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環境大樓B103

太阳集团1088vip暨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複技術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MOFs衍生宏觀催化材料對水中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報 告 人:李健生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時       間:2024年01月26日(周五)下午14:30-16:00

地       點:東校園環境大樓B103

主       持:方晶雲 教授

歡迎廣大師生參加!

 

報告人簡介:

      李健生,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化工污染控制與資源化高校重點實驗室和工業和信息化部新型膜材料重點實驗室主任,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從事面向污染控制的膜分離及催化技術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Chem. Soc. Rev., Angew. Chem. Int. Ed., Adv. Fun. Mater., ES&T, Water Re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83篇,1篇入選2019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先後有5篇入選ESI熱點/17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SCI引用15000餘次(h因子67),入選2021和2022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授權美國專利1件,國家發明專利15件。研究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指導的研究獲江蘇省優秀碩士論文2項、江蘇省優秀博士論文1項、工業和信息化部首屆工新創新獎學金特等獎1項、高廷耀環保科技發展基金會“青年博士生傑出人才獎學金”2項(2017/2019)、“南京大學全興環境基金優秀學子獎”1項(2019)、奧加諾(水質與水環境)獎學金1項(2020)、唐孝炎環境科學創新獎1項(2021)、入選博士後創新人才計劃(2020)。

報告内容簡介

      複雜基質中微量毒害污染物的選擇性去除是水處理領域的關鍵與難點。高級氧化與膜分離技術及其組合是當前的主流工藝。然而,目前尚缺少基于廢水水質特性與分離/催化材料、反應界面、工藝過程之間的系統性設計。基于此,我們提出構築兼具分離、催化功能的序構微界面并開展其對水中複合微污染物協同去除效應及增效機制的研究設想。從組分和結構這兩個影響催化性能的本征要素出發,以金屬有機框架為前驅體,制備出具有中空/核殼結構的納米反應器功能基元;協同功能基元衍生與宏觀成型過程,構築了對水中微量毒害污染物選擇性去除的宏觀催化材料(毫米顆粒、納米纖維、二維薄膜及三維氣凝膠)。實現了對複雜基質中微量毒害污染物的協同增效去除。